唐口礦智慧礦山綜合管控
圍繞現有礦井自動化、信息化系統,以智慧監控、信息共享、智能分析為目標,運用先進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把數據作為核心,把應用作為導向,構建礦井大數據智能分析平臺,同時根據集團公司要求搭建工業云平臺分中心,項目按照“整體規劃、分布實施”的建設思路。
考慮礦井業務系統繁多、標準多樣、協調工作量大的狀況,確定在前期公司數據倉庫建設基礎上,先以機電設備自動監控系統為基礎,完成智能綜合管控平臺初步建設(即機電安全生產系統數據融合及應用),同時將部分智慧園區信息化子系統接入倉庫進行集中展示,搭建好大數據平臺的“骨架”。
1.4 項目建設內容及功能要求
(一)技術原則及要求
1.總體原則
此方案的設計指導原則將充分體現系統的可靠性、先進性、開放性、可擴展性、經濟性,滿足礦井生產能及時、有效獲得監測、控制、分析、預測等決策管理的需要,同時考慮甲方智慧礦山建設階段性規劃,形成一套系統的、完整的、全面的、合理的系統解決方案。系統的設計指導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先進性
一是采用先進的技術裝備和軟件系統實現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使其整體技術水平處于國際領先,5-10年不落后,10年內不被淘汰;二是通過智能化、信息化指導企業管理發展。
2、成熟性
平臺軟件的開發應基于當下成熟的技術,且能夠快速實現、不需要再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研究。功能應較為全面且貼合實際,具有現場實際應用的成功案例作為實踐支撐,能夠為用戶解決實際問題。
3、安全性
系統應具有完善的安全防范設備及措施,確保網絡的安全性能,保證網絡核心設備、數據安全。
4、穩定性
應充分考慮完善的網絡核心設備、數據存儲設備的冗余、應急情形,提高系統整體運行的穩定性。
5、實用性
應以智能化為基礎,充分考慮發展的需要來確定系統規模,在節省投資的同時,選擇符合唐口煤礦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特點和實際需求的合適技術和產品,使整個平臺及其系統達到最佳的性價比。
6、易用性
應盡量采用即插即用性系統軟硬件設備以方便日常維護和運行管理,采用親和力強、明亮易懂的界面設計,盡量采用簡單易學、方便易用的交互設計。
7、可視性與可控性
在信息或數據共享方面,應著力打通“信息壁壘”。遵循以監控為主的指導思想,建立各子系統間的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和高度共享機制,保證經授權的用戶能夠對其權限范圍內的各自動化和信息化子系統進行迅速、直觀、明了的監測、監視和必要的控制。
8、可互聯與共享
應采用高效的數據傳輸技術,使信息資源的應用和互聯更加便捷、迅速、可靠。
9、可擴展
系統應根據企業發展需要,支持不斷接入、融合新的軟、硬件子系統。
10可開發
系統應能夠根據用戶實際需求進行功能上的擴充和應用軟件層面上的二次開發,使平臺軟件得到不斷完善,具有長遠的生命力。
10、前瞻性
系統的設計規劃要高起點、高標準、并具有前瞻性,應采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以業務需求為導向結合實際情況滿足煤礦的跨越式發展需要,通過智能礦山綜合管控平臺建設完善使唐口煤礦智慧礦山建設水平領先于國內外同類煤炭企業。
11、分步實施
本次智能礦山綜合管控平臺的建設也將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應依托于目前技術現狀,著眼于長遠總體規劃分階段實施,最終實現智慧礦山終極目標。